初春时节,记者夜宿在海拔4617米的五道梁兵站,真切体会到青藏高原官兵的艰辛与不易。

  晚饭刚过,月牙儿爬上昆仑山。一阵急促的哨声突然响起,兵站官兵闻令而动全副武装,冲出楼外列队紧急集合。月光下,大风掀开了列队官兵大衣的衣角,飞沙打在脸上。

  “兵站装上了远程指挥可视系统,像这样的战备拉动,青藏兵站部机关可随时抽点。”指挥拉动的兵站站长毛立杰介绍,以往常说“兵站兵站,住宿吃饭”,如今的兵站不光是“天路”汽车兵食宿的驿站,还是守卫青藏铁路和当地安宁的“桥头堡”。

  拉动结束回到宿舍,官兵给记者介绍起了新营房。锅炉房、制氧站、健身房、俱乐部一应俱全。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在五道梁,风雪易斗,缺氧难改。

  五道梁兵站地处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风口,大风常刮、飞雪不断,冬季更是寒冷漫长。记者刚到这里便有了头重脚轻之感,并很快发展为头疼。毛站长提前给夜宿兵站的记者“打预防针”: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50%,冬季夜里风大,含氧量更低,对于刚上高原的人来说,特别难熬。

  怕记者一个人睡觉出现危险情况,兵站领导特意将记者安排在炊事班寝室。

  “先吸点氧。”一进屋,班长郭利兵拧开了记者床头的氧气阀门,将氧气管递了过来。记者看到,每名战士的床头都装有这样一个装置。战士们说,每天晚上难以入睡时,就吸一会儿氧缓解不适。

  
夜渐深,记者越发感到头像炸开一样疼,喘不上气,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郭班长拿来红景天口服剂,记者服过后尝试趴在床上用枕头压着头,但难受劲儿还是不见缓解。

  郭班长说:“我们在这儿服役多年,夜里也经常睡睡醒醒,头疼气喘是常事儿。”

  战士们纷纷给记者支招:把背包带紧紧扎在头上,压迫减痛;把枕头垫高,用鼻子和嘴巴一起呼吸……

  “新的一年大家有什么心愿?”听了记者这个问题,战士们陷入短暂的沉默。

  还是郭班长先开了口:“新的一年,祝愿脑瘤手术后的父亲能尽快康复,身体平安。”士官况德祥说,盼着怀孕的妻子能顺利生产;士官赵江说,期待开春忙完车队第一趟保障任务后回家结婚……

  “海拔高,矢志强军的追求要更高;氧气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缺。”这是写在五道梁兵站墙上的两句话,更是刻在官兵心底的信念。

  在这躺着都是奉献的地方,官兵不仅要透支身体,甚至还面临着牺牲生命的考验。2013年,兵站一名干部刚从内地订婚休假回到格尔木,还没适应高原环境他就急着赶回兵站,结果就在当天午睡时发生心脏猝死,永远地离开了。
数字无言,但震撼心灵。组建61年来,青藏兵站部已有780多名官兵在高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0多公里青藏线,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壮烈倒下。

  窗外,夜寒星澈。对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夜晚,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人难以入睡。可对戍守在这里的官兵来说,我的“这一夜”,不过是他们年复一年、千次百次中最为普通的一夜。

  山高水长青藏线,忠诚热血高原兵。看着身边入睡或难眠的战友,记者肃然起敬。

今年6月,总队司令员在中队检查调研,听到官兵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能否建立制氧站,让官兵们随时吸上氧气!经多方论证、反复比较,总队最终选定了江苏宝联气体有限公司为中队安装国内最先进的大型制氧设备。经过工作人员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个集制氧、储氧、供氧为一体的大型“氧吧”建成了。

通氧当天,官兵们像过年一样高兴,自发排队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吸上第一口氧气的代理排长黄彪感慨地说:“我在中队工作11年,氧气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奢侈品。以前,只有执行特殊任务或患重病时,才能吸上袋装或罐装氧。如今,氧气通到了班里,我们可以随时吸氧。”

制氧室里,制氧员王彦鹏边操作设备边说:“这台新型大型高原医用制氧设备把过去的‘急救氧’变成了今天的‘健康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